隐名股东是指那些为了规避法律或其他原因,通过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出资的出资人。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这类股东的身份并不为外界所知,而是以他人的名义进行登记。与之相对的是显名股东,即在工商登记资料上有记录但实际上并未出资的股东。显名股东的身份变更通常需要经过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定程序。
隐名股东的形成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身份隐私保护:一些投资者由于个人身份或职业原因,不希望公开其投资身份。
规避法律法规:为了逃避法律约束或监管,某些投资者选择以他人名义开设公司。
利用政策优惠:通过隐名股东的方式,公司可能会利用特定的国家优惠政策。
简化手续:对于一些外国投资者来说,通过隐名方式投资可以避免繁琐的正规手续。
隐名股东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基于合同关系产生:隐名股东的身份是基于隐名出资人与显名出资人之间的民事合同关系而形成的。
合同性质:隐名股东合同是双务、有偿、诺成及不要式合同。
出资形式:隐名股东的出资主要以货币形式存在,不包括需要登记产权转移的实物、权利或技术。
主体资格的多样性:隐名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既包括商人也包括非商人。
隐名股东虽然在公司公开文件中不露面,但他们依旧享有一系列的股东权利:
投资收益:隐名股东有权享受其投资带来的收益。这意味着,他们应当获得与其出资额相对应的利润分配。
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对于显名股东无权处分的股份,隐名股东可以依靠善意取得制度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防止因显名股东的行为而损失自身利益。
追偿权:在显名股东无权处分股份导致隐名股东利益受损的情况下,隐名股东有权要求对显名股东的追偿。
为了有效保护隐名股东的权利,以下几个方法至关重要:
书面协议的运用:通过书面协议明确显名股东与隐名投资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协议是确认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础,同时在法律争议中,也是保护隐名投资者权益的重要证据。
全面的书面协议:隐名投资者应与项目公司及其他股东签订书面协议,确保各方对股权代持的知悉和同意。这有助于在公司内部形成对隐名投资人股东地位的认可。
积极参与公司管理:隐名投资者在进行出资并设立公司后,应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通过委派管理人员或亲自参与决策,以充分行使股东权利。
关注显名股东持股状况:隐名投资者需要时刻关注显名股东的资产和纠纷状况,并及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避免显名股东违反协议或其他因素影响股权。
隐名股东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股东责任:如果公司已成立,并且隐名股东在事实上参与了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使了股东权利,则他们对内承担法定股东责任。
债务责任:隐名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取决于公司的成立情况。若公司已成立,则责任以显名股东认缴出资的份额为限;若公司未成立,则隐名股东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隐名股东虽然不在公司的公开文件中露面,但他们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实际的股东。以下是确认隐名股东股东资格的几个关键点:
与显名股东间的协议: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协议,虽然对公司本身不具有约束力,但在双方之间是有效的。这些协议不仅是隐名股东用来约束显名股东的依据,也是证明隐名股东对于公司实际出资的有力证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协议中未约定隐名股东为股东或承担投资风险,且隐名股东未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实际享受股东权利,那么这种隐名投资关系可能不会被认定。
是否参与公司经营:在实践中,一些隐名股东可能不参与公司经营,而有些则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股东权利。法院通常将隐名股东是否实际参与公司经营作为确认隐名投资关系的重要条件。
无违法行为:法律对某些行业或企业的股东身份有限制。如果隐名股东的身份或行为违反了这些法律法规,他们的股东资格将不会被法院认可。
隐名股东证明自己出资的行为是其获得法律保护的基础。以下是隐名股东证明出资的几个途径:
代持股协议:这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重要法律文书,用以证明隐名股东的出资行为。这种协议通常包含出资的细节,如出资金额、股份比例等。
法律支持:如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且实际出资人已履行了出资义务,那么法院通常会支持实际出资人的权利主张。反之,如果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或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的权利,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变更股东登记: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不能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隐名股东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张权利,而应通过显名股东进行。当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时,法律一般支持实际股东。
代持协议的起草质量直接关系到隐名股东权益的保障:
协议内容不完善:如果代持协议内容起草不周全,留下模糊地带或疏漏,将极大增加隐名股东在实际操作中遭遇纠纷的风险。这些纠纷可能涉及出资额度、股份比例、利润分配、股东权利行使等方面。
缺乏法律效力的条款:协议中可能包含一些在法律上无效或难以执行的条款,这在实践中可能导致协议目的无法实现。
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往往不被正式认可,这导致了多重风险:
工商登记问题:由于工商登记通常只记录显名股东,隐名股东的名字和权利在官方记录中往往缺失,从而在法律上不被认可。
权利行使障碍:隐名股东的这种“隐形”状态使得他们在需要行使股东权利(如参与决策、获得分红)时面临法律上的障碍。
代持股人可能会违反协议或背信,给隐名股东带来损失:
股权擅自出让或滥用权利:代持股人可能擅自出让其代持的股份,或滥用表决权等,损害实际股东的利益。
信任危机:如果代持协议约定不明确或代持人不守信,将导致隐名股东权利行使缺乏保障。
代持人的个人问题也可能波及隐名股东:
法院冻结保全或执行:代持人由于个人原因(如债务纠纷)被法院冻结保全或执行名下的代持股份,影响隐名股东的权益。
代持股人的意外死亡:代持股人意外死亡可能导致其名下的股权涉及继承法律纠纷,使隐名股东的权益处于不稳定状态。
在涉及隐名股东、显名股东以及第三方的法律关系时,价值导向至关重要。这个法律关系的建立需要权衡保护真正权利人和保护善意第三方之间的矛盾。例如,当善意第三方通过从显名股东处购买股权、设立质权或者扣押股权时,如果我们过于保护实际出资人的权益,可能会严重损害善意第三方的利益。因此,构建隐名股东、显名股东和公司外部的第三方(包括其他公司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首要问题是解决价值导向的问题:是保护真正的权利人还是保护善意第三方
市场交易越来越复杂,需要快速高效的进行。因此,在交易之前,详尽地调查真实情况已不再现实。因此,保护交易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近代以来,民法逐渐确立了物权公示和公信原则、外表表见代理制度、善意取得制度以及无权处分制度。商法则采用商事交易的公示和外表原则。这些法律原则和制度都反映了对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方的保护。因此,构建隐名股东、显名股东和第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应以保护善意第三方的利益为价值导向。
以保护交易安全为理念,构建隐名股东、显名股东与第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不得以虚假登记对抗善意第三人。
公司登记是股权公示的方式,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权益,登记应具备公信力。即使登记存在缺陷,对于信赖登记内容的第三人也应该受到保护。因此,如果善意第三人因与显名股东的债权关系而扣押了隐名股东的股权,隐名股东不能以自己为实际股东来对抗;如果隐名出资事实不实,善意的公司债权人有权要求显名股东在隐名出资不实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显名股东不得以隐名股东为实际股东来对抗。
2、如果第三人有正当理由不知情或相信隐名股东为实际股东,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不能以登记的事实来对抗。
虽然登记具备对抗力,但并非绝对有效,也存在例外情况。如果第三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晓登记的内容,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不能以登记事实来对抗。这种例外情况的存在,保护了有正当理由不知情或相信隐名股东为实际股东的第三人的利益。
3、第三人有正当理由相信隐名股东为实际股东时,显名股东不能以登记为实际股东来对抗。
实际情况中,很多隐名投资以退休的老人或下岗工人的名义进行登记,但实际上由隐名股东经营。如果出资人的出资未到位,仅要求公司登记的股东承担责任,对于善意的第三人是不公平的。因此,如果第三人有正当理由相信隐名股东是实际股东,显名股东不能以自己的登记身份对抗这一事实。
因此,对于因出资不实或因相信隐名股东是实际股东而扣押隐名股东的股权的第三人,显名股东不得以自己登记为实际股东来对抗;对于隐名股东出资不实的情况,公司债权人有权要求隐名股东在出资不实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隐名股东不得以自己并非登记的股东身份来对抗。
隐名股东成为显名股东需满足以下条件:
代持股权的事实或合意:需存在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关于代持股权的事实或者共同意愿。
参与公司经营管理:隐名股东参与公司经营管理,行使股东权益,是显名的重要前提。
其他股东的同意: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须得到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
合法性:隐名股东的隐名行为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禁止性规定。
隐名股东若想变更为显名股东,需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
股东大会决议:首先需要召开股东大会,并通过股权转让决议,允许显名股东将股权转让给隐名股东。
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明确转让的条款和条件。
税务登记:隐名股东要办理相关的税务登记,包括印花税和所得税等。
完税凭证和文件提交:完成税费缴纳后,获取完税凭证,并提交给公司。
工商登记变更:最后,隐名股东需到工商登记机关办理股权变更手续,以正式成为公司的显名股东。
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代理关系。隐名股东,也被称为实际投资人,他们通过书面或口头协议,授权别人以自己的名义持有公司的股份。相对应的,显名股东是那些在公司的公开记录中以自己的名义出现的股东,但实际上是代表隐名股东进行出资和登记的人。
具体来说,隐名股东可能出于法律规避或其他原因,选择以他人的名义成立公司或出资。在公司的官方文件,如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等中,这些出资记录为显名股东的名字。这种情况下,虽然显名股东在工商登记资料上是股东,但他们实际上并未出资。
在隐名投资的情形中,投资者实际上付出了资金,但公司的正式记录却将其他人标记为股东。在这种方式下,实际出资并获取收益的是隐名股东,而对外显示的股东则被称为显名股东。
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在权利和义务上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股东资格的认定和权利行使的方便性上。
转交投资收益的风险:显名股东可能会被投资收益所吸引,违反双方的代持协议,拒绝将收益转交给隐名股东。
擅自处分股权的风险:作为在法律文件上的股东,显名股东对外拥有处理股权的权利。但实际上,他们应受隐名股东的制约,任何重大的法律行为都需要先得到隐名股东的同意。如果显名股东未经隐名股东同意擅自转让或质押股权,可能会损害隐名股东的利益。
滥用股东权利的风险:公司股东拥有多项权利,包括转让股份、收益权、召集或参与股东会议、参与重要决策以及分享公司剩余财产等。这些权利给予股东对公司的一定控制权。如果显名股东在未获隐名股东同意的情况下滥用这些权利,可能对隐名股东造成重大损失。
当显名股东侵犯了隐名股东的权益,隐名股东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步骤:
协商赔偿:首先,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可以尝试通过协商达成赔偿协议,解决纠纷。如果双方能够就赔偿金额和方式达成一致,那么可以避免走法律程序。
法院起诉:如果协商未能达成一致,隐名股东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首先,隐名股东可以提起确认股东资格的诉讼,将公司和显名股东列为被告,同时将其他股东列为第三人,以原告身份向法院主张自己的股东资格。通过此诉讼,可以争取法院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
行使股东权利:一旦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得到法院确认,隐名股东可以依法行使其作为股东的权利。这包括参与公司的决策、分享公司的分红等权益。
起诉要求返还红利:如果显名股东恶意损害隐名股东的权益,隐名股东可以根据协议或法律要求显名股东返还分配的红利。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引发的民事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的合同,只要没有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法院通常会认定该合同有效。如果争议发生,法院会考虑实际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以支持实际出资人的权利。
然而,如果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的同意,要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在股东名册和公司章程中登记,或在公司登记机关进行登记,法院通常不会支持这样的要求。因此,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法律纠纷中,合同和法律规定的明晰性和合法性将至关重要。
翻页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正.
相关专题推荐
工商财税顾问
相关栏目
热门百科